大同市云州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來源:云州區統計局 |
發布日期:2019-07-04 09:38
云州區統計局
2019年4月25日
2018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的重大決策部署,搶抓綜改示范區建設,市區東進開發區擴區等一系列政策機遇持續發力,順勢而為,全區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又上了新臺階。
一、綜 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346750萬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79011萬元,比上年增長8.9%;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02371萬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工業完成增加值82163萬元,比上年增長13.8%;第三產業(服務業)完成增加值165368萬元,比上年增長12.4%。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全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為:0.3%、57.3%、42.4%。三次產業結構的比為22.8:29.5:47.7。人均生產總值為19404元,比上年增加2136元,增長11.3%。
單位:萬元、%
圖1 2014年—2018年全區生產總值及增速
2018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9%以內,年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413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2120人。就業前技能人才培訓3471人,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培訓人數300人,進城務工人員培訓3010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含市開發區)為43.0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27.73%。
二、農 業
2018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為41426公頃,比上年減少532公頃,下降1.28%。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31802公頃,比上年減少1721公頃,下降5.13%,在糧食作物中,谷物播種面積為26502公頃,比上年減少309公頃,下降1.15%,在谷物中玉米面積為18733公頃,比上年減少792公頃,下降4.06%,谷子面積為1913公頃,比上年減少651公頃,下降25.39%,高粱面積為2495公頃,比上年增加1966公頃,增長371.64%,秋雜谷物面積為3361公頃,比上年減少831公頃,下降19.82%。豆類面積為4548公頃,比上年減少1034公頃,下降18.52%。在豆類中,大豆為888公頃,比上年減少161公頃,下降15.35%,雜豆為3661公頃,比上年減少873公頃,下降19.25%。薯類面積為752公頃,比上年減少378公頃,下降33.45%。油料面積為453公頃,比上年增加306公頃,增長208.16%。甜菜面積為11公頃,比上年減少23公頃,下降67.65%,蔬菜面積為7718公頃,比上年增加1089公頃,增長16.43%,瓜類面積為753公頃,比上年增加128公頃,增長20.48%。
表一 2018年全區糧食、油料等農作物產量
產品名稱 |
產量(噸) |
比上年±% |
一、糧食 |
131701 |
28.0 |
1、谷物 |
124097 |
29.7 |
其中:玉米 |
99875 |
24.6 |
谷子 |
5127 |
-9.4 |
高梁 |
11675 |
562.2 |
秋雜谷物 |
7420 |
-6.0 |
2、豆類 |
5669 |
7.0 |
其中:雜豆 |
4585 |
10.1 |
其中:綠豆 |
3730 |
61.3 |
3、薯類(折糧) |
1934 |
1.4 |
二、油料 |
635 |
208.3 |
三、蔬菜 |
85498 |
-2.6 |
四、瓜類 |
21483 |
35.3 |
五、水果 |
2050 |
-72.0 |
畜牧業生產:2018年全區全年奶類產量為27586噸,比上年減少1114噸,下降3.88%;禽蛋產量為28033噸,比上年增加3001噸,增長11.99%;肉類產量為16522噸,比上年增加156噸,增長0.95%。畜禽存、出欄情況見表二。
表二 2018年主要畜禽存出欄情況
單位:頭、只
畜禽名稱 |
存欄 |
比上年±% |
出欄 |
比上年±% |
大牲畜 |
13302 |
-25.9 |
12261 |
11.8 |
其中:牛 |
9800 |
-29.3 |
11110 |
12.4 |
其中:奶 牛 |
3044 |
-38.6 |
- |
- |
其中:驢 |
3226 |
-16.2 |
1098 |
5.7 |
豬 |
35831 |
-36.8 |
70428 |
-2.4 |
羊 |
121394 |
-22.5 |
137317 |
-1.4 |
家禽 |
1921761 |
8.1 |
1370949 |
-8.9 |
林業生產:當年人工造林面積為1714公頃,比上年減少726公頃,下降29.8%。按經濟成份分:國有造林1261公頃,比上年增加728公頃,增長136.6%;非公經濟造林453公頃,比上年增加380公頃,增長520.5%。按林種用途分:經濟林453公頃,比上年增加380公頃,增長520.5%;防護林1261公頃,比上年減少1106公頃,下降46.7%。四旁零星植樹87萬株,與上年持平。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3534公頃,當年苗木產量604.3萬株,比上年增加104.3萬株,增長20.9%,當年育苗面積733公頃,與上年持平,當年木材采伐1147立方米。
2018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1614萬元,比上年增長2.4%。農村用電量為3331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為20697噸,比上年增長27.9%;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014噸,比上年下降10.4%;地膜覆蓋面積24389公頃,比上年增長3.9%;農藥使用量為90噸,比上年下降15.1%。至年末,全區農業機械總動力為142264千瓦,比上年增長4.9%。拖拉機3938臺,比上年增長1.3%,動力為92856千瓦,比上年增長6.04%,其中:大型拖拉機159臺,動力為14151千瓦,中型拖拉機913臺,動力35395千瓦,小型拖拉機2866臺,動力為43310千瓦。配套農機具5786部,比上年增長0.87%。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8年,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實現增加值7252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6%,實現利稅18495萬元,比上年增長20.95%,實現利潤12636萬元,比上年增長43.05%。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實現總產值385486萬元,比上年增長15.8%,其中:水泥制品制造業完成23365萬元,比上年增長44.8%,占全部產值的6.1%,活性炭制品制造業完成8050萬元,比上年增長23.6%,占全部產值的2.1%,專用設備(采礦)制造業完成51042萬元,比上年增長26.4%,占全部產值的13.2%,酒類飲料制造業完成28244萬元,比上年下降14.2%,占全部產值的7.3%,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24177萬元,比上年增長9.8%,占全部產值6.3%,汽車制造業234522萬元,比上年增長20.6%,占全部產值的60.8%,紡織工業及其他消費品工業完成9674萬元,比上年增長85.8%,占全部產值的2.5%。
表三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 |
計量單位 |
產量 |
比上年±% |
發電量 |
萬千瓦小時 |
24414 |
16.9 |
食用酒精 |
千升 |
55948 |
-0.9 |
汽車 |
輛 |
9117 |
17.4 |
活性炭 |
噸 |
6980 |
17.4 |
飼料 |
噸 |
38322 |
29.7 |
商品混凝土 |
萬立方米 |
85.5 |
30.7 |
礦山專用設備 |
噸 |
47705 |
24.8 |
玄武巖纖維及制品 |
噸 |
2255 |
-21.4 |
衛生紙及制品 |
噸 |
5031 |
21.5 |
單位:萬元
圖2 2014年—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2018年,全區共有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7家,共完成建筑業產值63941萬元,比上年增長55.85%。
四、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業和服務業
2018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5769萬元(含開發區擴區后的投資),比上年增長122.0%。從三次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9658萬元,占全部投資的2.8%;比上年下降28.3%,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23038萬元,占全部投資的60.8%,比上年增長238.6%,全部為工業投資。在工業投資中,電力熱力生產與供應業投資50085萬元,占工業投資的11.8%;制造業投資372953萬元,占工業投資的88.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53073萬元,占全部投資的36.4%,比上年增長57.2%。從建設構成看:建筑安裝工程完成387642萬元,設備工器具購置235177萬元,其他投資72950萬元。從建設性質看:新建投資545747萬元,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27449萬元,改建投資16727萬元,其他投資105846萬元。從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控股投資387808萬元,占全部投資的55.7%,私營企業投資248956萬元,占全部投資的35.8%,外商投資1000萬元,占全部投資的0.1%,其他投資58005萬元,占全部投資的8.3%,全年共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83個,其中2018年新開工項目41個,本年投產24個,新增固定資產82766萬元。
單位:萬元
圖3 2014年—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
2018年,全區共有資質以上房地產企業7家,全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965萬元,比上年下降23.35%,完成房地產投資70940萬元,比上年增長319.3%。至年末共有重點服務業單位7家,實現營業收入10340萬元,比上年增長27.7%。
五 貿易、交通與通訊
2018年全區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87219萬元,比上年增長9.3%。按銷售地區分:城鎮的零售額為86711萬元,比上年增長15.9%,占全部零售額的46.3%;農村的零售額為100508萬元,比上年增長4.2%,占全部零售額的53.7%。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業消費零售額為9016萬元,比上年下降62.8%,占全部零售額的4.8%;商品消費零售額為178203萬元,比上年增長7.5%,占全部零售額的95.2%。在零售中,通過網絡零售3371萬元,比上年增長167.8%。
單位:萬元
圖4 2014年—2018年消費品零售額情況
至2018年年末,全區境內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532公里(不含高速路),其中:國道通車里程為36公里、省道73公里,區道291公里,鄉道760公里,村道372公里。公路密度為103.7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區十個鄉鎮175個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油)路。年內投資2.64億元,改造鄉村公路78條,301公里。擁有貨運車輛9018輛,噸位151155噸,其中:牽引車4190輛,重型貨車4632輛,噸位150675噸,大型34輛209噸,中型8輛26噸,小型154輛245噸。
公路客運方面,擁有二級汽車站1座,四級汽車站9座,開通云州區至大同市、懷仁、陽高等主要線路13條,擁有市際、區際班線車49輛,總座位1423座。村村通客車10輛124座,出租車250輛。
通訊方面:至年末,全區擁有固定電話用戶2034戶,比上年下降35.0%,擁有移動電話用戶166855戶,比上年增長48.5%,擁有互聯網寬帶用戶28909戶,比上年增長6.3%。
六、財政與金融
2018年,全區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289萬元,比上年增加4615萬元,增長24.7%。其中:國稅部門完成6780萬元,比上年增加1892萬元,增長38.7%,地稅部門完成8087萬元,比上年減少288萬元,下降3.4%,財政部門完成8422萬元,比上年增加3011萬元,增長55.6%。
單位:萬元
圖5 2014年——2018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情況
全區財政總收入完成53371萬元,比上年增加11214萬元,增長26.6%,分級次完成情況為:上劃中央級收入為21443萬元,比上年增長26.8%,上劃省級收入5881萬元,比上年增長30.8%,上劃市級收入2758萬元,比上年增長32.8%,區級一般共預算收入23289萬元,比上年增長24.7%。
單位:萬元
圖6 2014年—2018年財政總收入完成情況
全區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2859萬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293萬元,比上年下降6.7%;公共安全支出6943萬元,比上年下降12.9%;教育支出30180萬元,比上年下降16.7%;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214萬元,比上年下降49.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7221萬元,比上年增長91.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9402萬元,比上年下降12.5%;節能環保支出7908萬元,比上年下降22.7%;城鄉社區支出3623萬元,比上年增長133.1%;農林水支出62326萬元,比上年增長71.6%;交通運輸支出6554萬元,比上年下降47.0%;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58萬元,比上年下降54.4%;住房保障支出6151萬元,比上年下降46.7%,商業服務業支出2721萬元,比上年增長215.3%。
至2018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存款余額821781萬元,比年初增加82504萬元,增長11.2%,其中:單位存款272280萬元,比年初增加40449萬元,增長17.4%。在單位存款中,活期存款231612萬元,比年初增加29296萬元,增長14.5%;定期存款31491萬元,比年初增加2635萬元,增長9.1%,個人存款541196萬元,比年初增加57079萬元,增長11.8%,在個人存款中儲蓄存款537977萬元,比年初增加54002萬元,增長10.0%,財政性存款8305萬元,比年初減少14987萬元,下降64.3%。各項貸款余額為317207元,比年初增加97314萬元,增長44.3%。其中短期貸款為116475萬元,比年初增加5108萬元,增長4.6%,在短期貸款中個人貸款及透支55795萬元,比年初增加1885萬元,增長3.5%;中長期貸款為86232萬元,比年初增加44032萬元,增長104.3%,其中個人貸款30006萬元,比年初增加11222萬元,增長59.7%,在個人貸款中個人消費貸款7801萬元,比年初增加1638萬元,增長26.7%,票據融資114500萬元,比年初增加48174萬元,增長72.6%。
七 教育、衛生、文化、體育與科技
教育:2018年,全區擁有幼兒園41所(不含無證園,含民辦園),小學24所,小學辦學點35所,初中1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高中1所。幼兒園在園幼兒為4440人(不含無證園,含民辦園),小學招生人數為1069人,在校學生為7763人,畢業生人數為1543人;初中招生人數為986人,在校學生為3238人,畢業生人數為1296人;高中招生人數為700人,在校學生人數為2274人,畢業生人數為816人。專任教師人數為:幼兒園346人(含民辦園),小學885人(含民辦),初中519人(含民辦),高中209人。
衛生:全區擁有區級醫療衛生單位5個,鄉鎮衛生院10個,衛生院分院6個,農村村級衛生機構159個,個體診所23個,全區注冊全科醫生16人,全部在鄉鎮衛生院,注冊執業醫師192人,其中區級104人,鄉鎮衛生院59人,民辦29人;執業助理醫師42人,其中:區級10人,鄉鎮衛生院27人,民辦5人;執業護師82人,其中:區級57人,鄉鎮衛生院17人,民辦8人;執業護士56人,其中:區級2人,鄉鎮衛生院20人,民辦34人;藥師10人,其中:區級6人,鄉鎮衛生院1人,民辦3人。村醫138人,村醫中具有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63人。床位364張,其中區級160張,鄉鎮衛生院204張。
文化:全區擁有數字影院一座,區級文化館圖書館各一個,鄉鎮文化站10個,村級文化(圖書)室175個,擁有各類圖書405369冊。年內發放各類文藝器材折款90多萬元,各類文藝演出150場,送電影下鄉村2110場。
體育:擁有籃球場92個,門球場1 個,11人足球場2個,標準體育館1個,健身路徑196套,乒乓球場38個,網環場1個,排球場3個,登山步道2條,體育場地人均面積1.92平方米。
科技:2018年全區申請專利49件,其中:發明10件,實用新型39件;授權專利16件,其中:實用新型15件,外觀設計1件。
八、環境保護和社會保障
2018年,空氣綜合質量指數(AQI)為4.93,與上年持平,全年一級天氣(優)50天,二級天氣(良)241天,三級天氣(輕度污染)67天,四級天氣(中度污染)4天,五級及以上天氣(重度污染)3天。
全區擁有農村敬老院8所,床位473張,集中供養特困人口86人,分散供養特困人口1290人,光榮院一所,床位30張,供養7人,全區敬老院、光榮院共支付養老費901萬元。為優撫對象812人支付撫恤金1145萬元。全區為798戶1666人城鎮低保對象支付低保金1078萬元,為8350戶12801人農村低保對象支付低保金4134萬元,至年末,共擁有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42個,床位672張。
至2018年末,全區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人數為9702人(不含退休人員),征繳養老保險費8917萬元,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為83577人,征繳養老保險費1372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參加養老保險人數為4243人(不含退休人員),征收養老保險費8303萬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8350人,征收工傷保險金207萬元。企業職工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094人,征繳失業保險費134萬元。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5322人,生育保險基金征繳96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187人,征繳醫療保險金2026萬元。全區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4250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2950人,民政支助人口11682人(低保戶人口10874人,五保戶優撫對象808人),征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2403萬元。
政府為全區城鎮職工支付醫療費用1328萬元,為城鄉居民支付醫療費用7250萬元,其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4463人次,補償門診費用954萬元,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7676人次,報銷醫療費用6294萬元。
九、人口與人民生活
據省人口抽樣調查推算,2018年全區常住總人口為193792人,出生人口為1585人,死亡人口為995人,出生率為8.19‰,死亡率為5.14‰,自然增長率為3.05‰。
表四 2018年全區常住人口構成情況
單位:人、%
|
人數 |
比重 |
總人口 |
193792 |
100.00 |
男 |
100240 |
51.73 |
女 |
93552 |
48.27 |
城鎮人口 |
83329 |
43.00 |
農村人口 |
110463 |
57.00 |
2018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315元,比上年增加1054元,增長8.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788元,比上年增加1360元,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693元,比上年增加857元,增長9.7%。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61324元,比上年增加2046元,增長3.5%,從業人員平均工資59301元,比上年增加2103元,增長3.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537977萬元,比年初增加54002萬元,增長11.2%。精準扶貧取得新進展,至2018年年末,全區又有46個貧困村退出貧困村行列,全區8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至年末全區僅有339戶740人未脫貧。
單位:元
圖7 2014年—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
單位:元
圖8 2014年—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
表五 2018年云州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與大同市對比
單位:萬元
指 標 |
大同市 |
云州區 |
總量指標絕對額云州區占大同市比重(%) |
||||
絕對額 |
增速±% |
絕對額 |
全市 排名 |
增速±% |
全市 排名 |
||
地區生產總值 |
12718368 |
6.8 |
346750 |
8 |
11.5 |
2 |
2.73 |
第三產業增加值 |
7428399 |
8.2 |
165268 |
8 |
8.3 |
5 |
2.22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3349184 |
5.7 |
72520 |
5 |
15.6 |
8 |
2.17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7000265 |
8.1 |
187219 |
7 |
9.3 |
1 |
2.67 |
固定資產投資 |
5491958 |
12.3 |
695769 |
3 |
122.0 |
1 |
12.7 |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
1196911 |
10.5 |
23289 |
5 |
24.7 |
6 |
1.95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9911 |
6.9 |
20788 |
11 |
7.0 |
5 |
- |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9710 |
9.6 |
9693 |
3 |
9.7 |
4 |
- |
注: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絕對額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所有指標增長或下降均為同口徑與上年相比較;
4、部分指標為抽樣調查數據;
5、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總項與分項不等的情況;
6、本公報數據涉及的各類社會指標和部分經濟指標來源于相關部門,需了解詳情請咨詢相關部門;
7、人口數據各項指標中,均含市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