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生持續改善 福祉不斷增進
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網 |
發布日期:2023-03-10 08:49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2022年,我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惠民實事只多不少,在經濟持續發展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一個個任務清單變為一幅幅美好生活畫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進民生福祉
繪就幸福溫暖底色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去年以來,我省堅持人民至上、民生優先,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扎實做好促進就業、社會保障、居民增收、教育服務、醫療衛生等各項工作,切實增進民生福祉,讓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年后,線下招聘會場場崗位多、人氣旺,復工復產企業和應聘者信心滿滿。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受疫情影響,就業壓力增大,百姓飯碗牽動人心。省委、省政府將穩就業、保就業作為重大政治責任、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發展支撐、重大底線任務,出臺穩就業保就業25條,提質加力推動就業優先戰略,加快落細落實積極就業政策,保持了就業形勢總體穩定。2022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6.28萬人。我省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推動農民務工就業穩規模、強技能、提質量,深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質增效工作,推進技能山西建設,幫扶困難人員就業……一系列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措施讓勞動者“飯碗”越端越牢。
社會保障連著千家萬戶,事關民生福祉。我省不斷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安全網越織越密、越織越牢。持續推進全民參保,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超過95%,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社會保險覆蓋越來越廣,統籌層次全面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強力推進,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從新生兒落地享受城鄉居民醫保保障,到低保戶等困難群眾由政府繳納社保保費,再到醫保帶量采購談判讓藥品、醫用耗材價格一降再降,醫保保障越來越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實現住院、門診和5種門診慢性病跨省就醫費用醫保報銷直接結算,群眾就醫更加方便。
托底人民生活安康,我省對困難群眾格外關注、重點關懷、精準施策,持續織密織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網,著力構建制度健全完善、運行高效順暢、服務便民惠民、保障有力有效的社會救助體系,守護城鄉困難群眾幸福。為特困救助供養對象發放“愛心消費券”、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啟動物價聯動機制、低保標準動態調整、完善主動發現機制……2022年,我省全力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全年下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59.2億元,110.3萬低保對象、12.96萬特困人員得到有效保障。實施臨時救助13.6萬人次,基本民生保障底線進一步兜牢兜實。
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過去五年,財政收入八成以上用于民生。我省今年還將對鄉村醫生崗位補助、居民低保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殘疾人及孤兒等困難群體救助等17項民生政策進行提標擴面、動態調整,集中精力辦好12件民生實事,讓三晉百姓底氣更足,笑臉更多。
堅持人民至上
解決所需所急所盼
汾西縣僧念鎮段村村民小郭在外打工時突發脊髓炎導致癱瘓,整個家庭陷入困頓。但幸運的是,小郭家被識別為邊緣易致貧戶,不僅代繳醫療、養老保險,還有光伏分紅、殘疾人補貼、助殘幫扶項目、“愛心消費券”等多項幫扶,保障其家庭基本生活。
堅持人民至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越來越精準——
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啟動山西省扶殘助學(大學生)圓夢工程……精準施策、精準幫扶,著力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
省委、省政府牽掛百姓安危冷暖,采取一系列針對性強、覆蓋面大、作用直接的舉措,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
實施308.8萬套房屋產權登記確權頒證“清零行動”,惠及300萬戶群眾;疫情防控轉段渡峰的關鍵時刻,緊急向全省農村地區免費供應基本退燒藥品,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及時送到了基層群眾的心坎里。
2022年省政府12件民生實事件件辦結,事事暖心——
從農村物流速遞到城市獎補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從中小學生午餐餐桌到文化惠民送戲下鄉,從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為懷孕婦女免費產前篩查到城鎮養老幸福工程,這些實事件件關乎百姓、惠及城鄉,樁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2023年,我省將繼續辦好12件重要民生事項,農村寄遞物流全覆蓋“提質”、城鎮社區幸福養老“提速”、城區小學生“放心午餐”全覆蓋、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范圍由0—6歲擴面到0—15歲……覆蓋面更廣、惠民力度更大,持續夯實民生幸福之基。
人民幸福,健康為要。2022年,健康山西建設深入推進,持續深化醫改,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細化健全,3個國家級、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持續深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全面加強,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
教育關系千家萬戶。我省持續優化優質教育資源供給,5年建設3061所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改造2046所寄宿制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步伐加快。今年將推動人口20萬以上的縣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讓特殊學子得到更多關愛與滋養。
優化公共服務
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可及性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我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更加公平更加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務。
零工等活兒不再“站馬路”,運城市鹽湖區零工市場集職業介紹、技能培訓、政策咨詢、權益保障等服務功能于一體,還推出“520”暖心服務,即5元供應營養午餐、2元提供夜間休息室、“0”費用使用各種工具等?!斑\城零工市場”做法受到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通報表揚。我省大力推廣“運城零工市場”經驗,2022年公益性零工市場實現市級全覆蓋,2023年將推動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為靈活就業人員特別是零工就業廣開門路,提供觸手可及的暖心服務?!叭龍鋈疽黄脚_”建設,全省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2023年計劃開展不少于3000場的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就業公共服務緊鑼密鼓。
為全省社保經辦標準化奠定基礎,省人社廳編制完成2022版社保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省市縣三級社保經辦從此一把尺子量、一個標準辦。
一年來,社會民生事業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開創以改革力度換民生溫度、幸福厚度的新境界——
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省級政府規章《山西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辦法》,持續動態清零欠薪案件,2022年全省累計解決欠薪案件1.89萬起。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連年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聚焦“一老”,2022年,我省出臺全國首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條例,開工建設社區養老項目118個,支持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2.3萬戶。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各地加速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大同市建成30個社區助老服務站,建成52個農村“頤養之家”,400余名農村“兩無”老人幸福入??;河曲縣試點建設農村幸福老年餐廳和“好鄰居互助餐桌”;太原開工建設160個社區食堂,設置家庭養老照護床位3076張……探索卓有成效,經驗得到推廣,不斷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需求。
聚焦“一小”,我省扎實做好兒童福利工作,兒童福利保障對象從孤兒拓展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保障內容從基本生活保障拓展到康復、醫療、教育等綜合保障。2023年,我省將在每個縣建設1所80—150個托位的示范性公辦綜合托育機構,著力破解“養”的難題、提升“育”的質量。
聚焦社區治理,2022年,村(社區)公共衛生委員會、居民議事廳、協商議事目錄、清廉村居……越來越多的新事物新變化出現在城鄉社區。我省著力固本強基,全面提升城鄉社區治理能力,多渠道推動高校畢業生充實基層社區,1054個鄉鎮(街道)設立社會工作服務站,基層基礎治理不斷加強,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持續發揮,社區正在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2023年,省委、省政府部署了一系列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政策舉措,展望未來,更多的民生紅利漸次釋放,更美的民生畫卷徐徐鋪展,激勵三晉百姓共同奮斗創造更加美好、更高品質的生活。(高建華)